2023年◆★,中国房地产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、存量竞争的新时期。业绩会上,管理层表示★◆■◆,中国金茂将坚定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选择,通过城市运营的差异化商业模式、双轮两翼的差异化业务组合、科技创新的差异化产品以及高品质的差异化服务■■■◆,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在土地投资上★■◆★★◆,中国金茂坚持审慎投资策略,明确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投资导向◆■★◆,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均位于一二线城市及长三角城市群核心板块。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,将通过严把利润指标◆★◆、优势团队操盘,充分提升未来业绩。
本次中期业绩发布会,中国金茂将“深耕聚焦 提质增效”作为未来经营工作的主题■◆,并表示目前公司正根据市场形势积极优化公司战略及经营策略◆★■◆★,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■★★◆◆★。
展望未来★■■◆,中国金茂总裁陶天海在业绩会上指出:“中国金茂一方面将继续通过提质增效稳住开发基本盘,另一方面将着力把持有、服务和科技打造成公司第二曲线。”中国金茂将继续保持稳定高质量发展,坚持效益优良、规模适度、品质领先,致力于发展成为以高品质开发为核心■★■★,精品持有运营及城市综合服务为支撑,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中国领先城市运营商。
坚持长期主义发展,中国金茂的ESG管治水平和经营实践获得资本市场高度认可。公司ESG表现位列晨星Sustainalytics内地房企第一名,并获得GRESB(全球房地产可持续评估体系)绿色三星级、MSCI(明晟指数)BBB级,稳居行业领先地位。
央广网北京8月30日消息 8月29日,中国金茂(以下简称■■★■“公司”)发布2023中期业绩报告■◆◆★,并在香港召开业绩发布会■★◆★■★。上半年,公司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额860亿元★★,较上年同期增长23%■◆,行业排名提升一位至TOP11,稳居第一梯队。根据业绩会上相关信息,公司半年累计回款909亿元■■◆◆★■,回款率106%★◆★◆◆,创下历史新高;保持■◆“三道红线”全绿档◆◆★■,延续了稳健安全的发展态势。
上半年,中国金茂的零售商业和酒店经营板块迎来强劲增长。零售商业领域,青岛览秀城、张家港览秀城、天津金茂汇于2022年底相继开业并快速引领当地消费潮流★■。至今年上半年,公司商业收入、销售额和客流量分别增长68%、125%、110%。酒店经营板块,公司酒店收入和经营毛利较去年同期猛增109%和212%,且已经超过疫情前水平;EBITDA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11倍◆◆■,较2019年超约14%,创下历史新高◆★★■★。
在财务管理上★◆◆■★,上半年中国金茂优化债务结构★◆★◆■。截至6月底,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仅14%,较去年底下降8个百分点◆■;外币债务占比30%,较去年底下降7个百分点。基于稳健的财务状况,中国金茂保持了“三道红线”全绿档和全投资国际信用评级。
8月29日,中国金茂(以下简称◆◆◆■■■“公司”)发布2023中期业绩报告,并在香港召开业绩发布会。
以“品质领先”为核心产品定位,上半年中国金茂在高端改善住宅领域享有广泛影响力,并且在一二线城市保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。业绩会上,管理层表示,公司88%的签约额由一二线核心城市项目贡献■★★■◆。其中,北京永定金茂府、青岛崂山大云谷金茂府、上海静安天悦和横沔玖境★◆★◆,以及北京望京樾项目,均取得了超20亿元的单盘签约额。在北京、上海和青岛■◆◆★◆,中国金茂创下单城超50亿的签约销售业绩,其中金茂北京半年签约已达139.1亿元。
公司董事长张增根在业绩会上强调,房地产已经逐步回归消费属性★■■◆■◆,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,“中国金茂整体持续稳健发展,积极响应国家要求,以◆★★■■◆‘城市运营商★■★★■’为战略定位,推动◆◆‘双轮两翼★◆’升级◆■◆■★◆,逐渐形成的差异化竞争优势◆★◆■◆★。我们对金茂未来持续发展保持坚定信心。”
在品质提升上■★★◆,中国金茂以高端技术支持产品创新与标杆打造■◆■。高科技粒子阻尼技术已经在多个府系项目快速落地。通过对科技系统的优化升级,户型■★◆◆■◆、立面■■、精装、园林的产品提升,会所设施的高标准打造,物业服务的全面覆盖◆★◆,中国金茂将全面推动府系产品全面升级。
除稳健提升“地产开发+持有运营★■◆”的“双轮”业务之外,以“双轮两翼”为战略的中国金茂也在“服务+科技”的“两翼”赛道中积极拓展◆◆■★★。金茂服务(中期业绩显示,上半年管理规模快速扩张,在管面积同比提升56%,营业收入同比提升23%;同时客户满意度水平保持90分位■■★■,继续居于行业第一梯队。在良好口碑加持下■★,金茂服务积极进行市场外拓,截至上半年◆■■■■★,整体在管面积约一半来自外部第三方★◆★■。在科技方面,中国金茂在“绿色健康、智慧科技★★”的人居方向持续探索,积极构建核心技术能力★■★◆。截至6月★◆◆,公司旗下已累计拥有11家国家级高新企业和4家“专精特新”企业■■★,上半年新申请专利62项,完成发明申请26项。